碧血千秋:抗日战争最重要的17个节点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当天,蒋介石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战胜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它最后的证明……”为庆祝抗战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3日。民众狂欢,噩梦结束了!
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太多感天动地的壮举!漫长的抗战,中国历史上最悲壮一幕!战争规模与牺牲程度,均为史上之最。这场战争,也给中国带来巨大转变,战争前后,有些变化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每逢抗战纪念日,参加过这场世界大战的所有国家都会隆重纪念。然而,对于国人来说,对很多重要日子的纪念,却似乎还是一个奢侈品。很多国人对70多年前那些极其重要的史实,至今模糊不清。
龙应台说,“当我们自己对人命漠然时,又如何怨忿别人漠视我们的苦难?”国人总是希望日本要学习德国人的忏悔,但己身不正,何以正人?
以下这些日子,值得我们牢记!
惊 变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国耻日
香港学者冯学荣揭开中日战争的真相,填补了国内抗战史研究空白,在香港一经出版,两周即全部脱销。(点击图片收藏)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史海钩沉:
1931年5月,日本军事间谍中村震太郎到中国兴安岭调查地形,被东北军逮捕并枪杀、焚尸灭迹,这对日本人刺激很大,加快了关东军密谋军事行动的速度。4个月后,关东军未等日本政府同意,私自发动九·一八事变,以闪电速度侵占了东三省。
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
决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
宋氏家族,如何影响抗战乃至中国发展格局?(揭秘民国第一家族,点击图片收藏)
1932年1月18日,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副武官田中隆吉,密令一伙流氓,当街打死一名日本侨民、打伤三名。事后,日本军部操纵日本媒体,说“中国人残害日侨、打死日本和尚”,并以此为借口,于1月28日对上海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此即“一·二八淞沪抗战”。
史海钩沉:
关于淞沪抗战,提到最多的是十九路军率先打响保国抗日第一枪。不过,淞沪血战中还有一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军队——直属宋子文的税警团。抗战爆发后,宋子文当即决定让驻扎在闸北和南翔的两个税警团参战,并把指挥权交给第十九路军。作战中,税警团极其勇敢,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税警总团防守阵地、死战不退,税警总团第二团几乎全军覆灭,7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使进攻税警总团防守阵地的日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
由于宋子文担心以税警团名义参战,会引起八国银行团的不满,停止拨款,因此才以十九路军名义参战。淞沪抗战,税警团成了无名英雄,报刊电台自始至终没有报道。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一夕风云急,百载天地转
没有九一八事变,就不会有张学良的出走西北,也就不会有西安事变——历史,就极有可能被改写。(点击图片收藏,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劫持了蒋介石。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此次事变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史海钩沉:
东北沦陷后,张学良被国民党派到西北,认为此举实为削弱自己实力。为保存实力,也为打回东北老家,张学良萌发了争取苏联援助、继而在西北“独立”的想法。在未获苏联明确答复下,张学良劫持蒋介石为投名状。然而苏联为促成中日大战,反对捉蒋行为,亦不支持张的“西北国防政府”计划。
当时除陕西外,社会各界亦不予以支持。闻一多、胡适等人都怒批张学良,闻一多说:" 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力劫持,这还成何国家,我要严厉责备那些叛徒,你们这样做是害了中国。" 胡适致电张学良:" 介公负国家之重,若遭危害,国家事业至少要倒退二十年。足下应念国难家仇,悬崖勒马,护送介公出险。"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史海钩沉:
日本在北京周边驻兵,是基于1901年的《辛丑条约》,初衷是防范义和团再起,保护侨民和外交人员。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小股官兵在卢沟桥旁演习,其间遭遇冷枪,集合点名后发现有一名士兵失踪,遂敲打城门要求入城搜查 “失踪” 士兵,并要求对冷枪一事给予说法。国军请示上级后拒绝开门。日军也请示上级。凌晨时分日本声称再次遭到枪击,日军决定开战。双方打打、谈谈、停停,7月11日,日本首相作出增兵华北的决定。日方史料认为,庚子拳乱是前车之鉴,此时华北日军兵力处在弱势,应增兵以防万一,否则日侨随时可能被屠杀。后世相当多日本学人认为,内阁这次增兵决定是鲁莽、愚蠢、灾难性的。
对日宣战
(1941年12月9日)
日本野心盈天,中国终获强援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点击图片,欣赏H5《国家、主义成昨日,清白何日还我身?》)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英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史海钩沉:
1937年7月16日,国民政府讨论宣战问题。由于军需品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外国输送,宣战后日本政府可以以交战国的身份,照会各国禁止军需品输入中国;日本海军远强于中国海军,中国没有能力保护海上输入的援华物资,也没有能力保护在日侨民。综合以上,决定对日不宣战,不断交。日本政府也曾召开会议,认为宣战问题极端错综复杂,研究结果是先搁置。日本占领南京后,发表“今后不以国民党政府为对手”声明,不承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之后推出汪精卫政权,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政府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向英美宣战时也没有对中国宣战。
血 战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八年间,国民革命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将军达200余人。今遴选部分著名战役如下。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
凡尔登是绞肉机 罗店却是血肉磨坊
淞沪战败,继而南京沦陷,国民党高层多数主和,蒋介石如何力排众议?(深入解读蒋介石日记,揭秘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寻找真实的蒋介石》2018年8月第1版,点击图片收藏)
抗日战争第一场大型会战,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号称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国政府调集70余万国民革命军,蒋介石亲自指挥,与日军血战三月,终以敌强我弱等原因,形成溃败,日军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死伤30万人。淞沪会战标志中日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同时粉碎了日本“速亡中国”计划。
史海钩沉:
淞沪会战的主动方并非日军,而是国民党部队。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最高国防会议上作出决策:要借鉴1932年经验,主动攻击上海租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希望借此吸引英美等国注意,能够出面调停借以结束中日战争。另有一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引导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1日)
共赴国难,死得其所
1937年10月至11月,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创华北歼灭日军最高纪录。日军参战4个半师团14万人,伤亡3万;中国军队参战6个集团军28万人,伤亡10万。八路军有配合国军作战。
史海钩沉:
1937年10月,忻口会战,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在前线督战时中弹,倒下后仍高呼杀敌报国,壮烈牺牲,年仅39岁,成为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一位将军。战役前夕,郝梦龄给妻子写信:“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成功即成仁,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2014年,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到访大陆,特意来到郝梦龄阵亡处,发现那里竟然连一块碑石都没有,倍感遗憾。在多方推动下,2015年4月,纪念碑落成。
南京保卫战 /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
老天下了一场血雨!
面对罪孽,日本为什么选择失忆?(点击图片收藏,《罪孽的报应》,理想国M系列)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攻占南京。两日后,首都南京沦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悲剧性的重大事件。日军进行了长达6周的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杀,遇难人数超30万。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
史海钩沉:
12月18日的草鞋峡集体屠杀,在南京大屠杀中很具典型性,一是屠杀人数之多令人胆寒(57418人);二是并非单纯屠杀,而是在屠杀前对屠杀对象进行迫害,丧尽天良地令让这些待死的中国人冻饿几天几夜(三天三夜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老人小孩相继饥渴而死,妇女全被轮奸);最后,在尸体上浇上煤油,焚尸灭迹。日军又强迫附近百姓来处理现场,将尸首抛至江中,然后将这些中国人杀害。
台儿庄大捷
(1938年3月16日)
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
台儿庄战役用正面战场的首次大捷终结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来的接连失利,“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等将领指挥。蒋介石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第一次是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时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前线将士士气大振。
台儿庄不仅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之地,为抗战力量内迁争取了宝贵时间,还从国际舆论上赢得了支持。
史海钩沉:
驻守台儿庄的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向死守的师长池峰城下达了死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危急之下,池峰城炸毁与城外唯一的联系通道—— 运河上的浮桥,誓与古城共存亡,“台儿庄就是31师的坟墓!”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1日)
百万精兵,血战江城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武汉并控制了中国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但是,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史海钩沉:
武汉会战后期,确认无法守住,政府决定紧急疏散100万吨的物资和150万人。当时距长江枯水期只有40天,上上下下都慌了神。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卢作孚,民生轮船公司老板。但问题是民生公司也没有多少船。卢作孚掏私人腰包征用大量民船,雇佣三千多人,把一切能调动的手段都调动出来,居然把150万人和100万吨的军事物资运完。日本人打到武汉时,一座空城,这一次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卢作孚为这次撤退付出400万银元。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4日)
一句守土有责,喋血三湘大地
这是一段鬼哭狼嚎的历史,这是一代中国人最苦痛的经历。(点击图片收藏《苦海求生》)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二战中,长沙是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抗战中日双方出兵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会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伤亡13万人。
史海钩沉:
长沙大火又名文夕大火,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因日军进犯,国民党当局奉蒋介石密令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计划,但在计划实施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导致3000多人丧生,90%以上房屋被毁,经济损失10亿元。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二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松山战役
(1944年6月4日)
焦土抗战,尸积如山
属于滇缅会战。滇缅会战是中美英同盟国在世界反法西战争中在同一地区首次协同作战。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约瑟夫·史迪威:“(滇缅会战是)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战。”
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进攻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至9月7日结束,共95天。敌我伤亡比1:6.2,战死人数超过负伤人数。牺牲的国军最小的只有9岁,十几岁的孩子很多。“为了救国,中国的母亲把家里的最后一个孩子送上了战场”(作家萨苏)。本次胜利将战线外推,打破滇西战役僵局,同时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
史海钩沉:
荣2团第3营官兵,去时600多人,胜利时只剩18人:一个排长,一个班长,16个士兵。其余人包括营长、连长全部牺牲。参谋向副军长李弥说我们胜利了,李弥如同一个木头人,坐在一块石头上一动也不动,眼泪一颗颗落下来。
荣3团团部组织了一支敢死队,每人发法币5000元,若拿下主峰再发5000。敢死队员都把钱背在背上,流着泪,场面极为悲壮。当敢死队冲上子高地后,由美军联络官温夏克少校和副团长崔继圣率领的美国兵重机枪掩护队也冲上子高地,他们惊呆了:四周密密麻麻堆放着双方官兵的尸体,有的互相扭打成一团,你抱着我的头,我卡着你的脖子,有的还在蠕动呻吟,被污血浸透的土壤发出腥臭和硝烟味。
决 胜
开罗宣言
(1943年12月1日)
胜利的指向 正义的基石
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之时,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小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
史海钩沉:
11月23日晚,蒋介石与罗斯福单独会谈。罗斯福说:“琉球系日本当年用不正当手段抢夺的,可以交给贵国管理。”蒋介石不知如何回答,老半天才说:“此群岛应由中美两国占领,然后国际托管给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11月25日两人再次会谈,罗斯福说:“琉球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不得到琉球,台湾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岛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长期占领。是不是一并交给你们管辖?”蒋介石十分犹豫,最后答复道:“琉球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是那个意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由于蒋介石的坚持,《开罗宣言》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未提琉球群岛。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
对日作战 最后通牒
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点击图片收藏,《中间地带的革命》)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7月26日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波茨坦公告》的主要目的是迫使日本提早投降,并且规定日本投降以后的处理事宜。同时,《波茨坦公告》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
史海钩沉:
7月27日东京时间早6时,日本广播电台收听了《公告》,引起统治集体内部的混乱。当天,首相铃木主持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用一整天时间讨论对《公告》的立场问题。军方认为,为不影响军队决战士气,不要公布《公告》,真要公布也应附上一项声明,表示坚决反对。争论的结果,铃木屈服了军方的压力,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向外界公布一份经过删改的公告文本,日本政府对此不作评论。日本拒绝《公告》的结果,一是招致美国投放原子弹,二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日本天皇颁诏书日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 抗战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史海钩沉:
日本政府拒绝《波茨坦公告》,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抗日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3日)
我以我血荐轩辕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史海钩沉: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正式投降。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漫长的抗战史,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人付出巨大牺牲,其中的历史教训,永远值得每个国人铭记与借鉴。但愿今后,那种每隔若干年才来一次的纪念,能够每年举行,且日子不独为9月3日。
纪念那场战争,不是为了记住仇恨,恰恰相反,真实的历史会提醒我们,只有拥抱文明才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美好与进步!面对死难者的在天之灵,把我们的头颅低垂下来,承受灵魂的煎熬,锤炼理智的情感,惟其如此,才可以慢慢锻造出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
了解真相
进入书单
注:先知书店出品,才云鹏先生等参与创作。